{{ $t('FEZ002') }} 生活輔導分團|
嘉義市114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國教地方團生活課程分團
「輔導團到校服務」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作業要點。
(二)嘉義市114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三)嘉義市114學年度國教地方團整體團務計畫。
二、現況分析與需求評估
到校輔導普遍為單點式或單次式的教學輔導型態,雖能做到觀課、議課,卻無法讓老師深化至課堂,或者轉化為更大的動能,且常因信任感不足,容易被老師視為視導或打分數而配合演出。因此,我們已調整過去這種單點式的到校輔導機制,為長期陪伴夥伴協作的概念,帶著老師一起進行共同備課,一同分析教材教法,一同進行學習診斷,實際執行之後,讓學校老師不僅有感,還能有效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或心態,也多了許多對話的機會。
我們期待在既有的基礎下,以有效的輔導模式,整合各種教育資源,長期陪伴學校深耕生活課程教學的模式,引領教育夥伴更聚焦學生學習,催化校本生活課程共備氛圍,協助教師落實課堂實踐,運用有效教學策略,並透過多元評量與學習診斷方式,掌握學生學習進程並適時調整策略,期能跨越教師課室藩籬、跨越學生自我設限,讓每個孩子都找回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的教學的趨勢,在生活課程規劃共備的歷程中,透過社群的規劃與討論,可以試著透過實作共作將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媒體素養、安全教育融入生活課程的主題課程裡,落實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的精神。
三、目的【深化成效評估】
(一)瞭解教師實施生活課程之現況、需求與困境,並提供協助與建議。
(二)落實生活課程教學訪視,協助教師課程設計及探討教學疑難問題。
(三)透過課程設計活動引導教師專業成長,能應用於課堂教學。
(四)透過實作歷程,協助教師掌握課程、教學與評量設計的方法。
(五)引導教師進行學生學習的觀察與記錄,落實有效教學。
(六)提供教師線上教學資源與多元評量的作法。
四、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主辦單位:嘉義市政府
(三)承辦單位:國教地方團生活課程分團
(四)協辦單位:嘉義市博愛國民小學、嘉義市垂楊國民小學
(五)深化成效評估執行承辦人員:副召集人林哲瑋組長
五、辦理日期及地點
第一學期服務學校:興嘉國小
日期:114年10月16日星期四、1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時間:13:30—16:00,共2小時
地點:嘉義市興嘉國小
六、參加對象與人數
本市各校擔任生活課程教學之老師,計20人。
七、研習內容
時 間 (歷時h/min) | 活動內容 | 主持人/主講人 | 備註 |
13:10~13:20 | 報到 | 輔導團隊 |
|
13:20~13:30 | 開幕致詞 | 博愛國小廖昭銘校長 |
|
13:30~14:00 | 1.十二年國教基本理念與精神 2.受訪學校生活課程教學現況 | 受訪學校校長 |
|
14:00~15:00 | 1.共同備課模式探討與實作 2.主題統整課程規劃 3.議課討論與專業對話 | 受訪學校老師 生活課程輔導員 |
|
15:00~15:30 | 1.教材教法新知分享 2.生活課程社群運作分享 3.線上教學資源與多元評量 | 受訪學校老師 生活課程輔導員 |
|
15:30~16:00 | 綜合座談 | 博愛國小廖昭銘校長 |
|
(二)研習方式:專題演講、備課討論、座談與實作演練。
八、經費來源與概算(含經費概算表)
(一)經費來源:「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作業要點」
九、成效評估之實施【深化成效評估】
(一)研習教師經由撰寫「研習活動意見調查表」,反思並回饋研習心得,寶貴的意見作為輔導團將來的進修活動辦理改進的參考。(詳如回饋單:第一階段)
(二)研習教師經由撰寫「課程教學專業成長計畫之教學省思紀錄表」,反思並回饋研習心得,並於校內進修分享。(詳如回饋單:第二階段)
十、預期成效【深化成效評估】
(一)協助各校生活課程初任教師專業成長,落實生活課程之課綱精神與理念。
(二)透過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研究與發展,提升生活課程之教學能力。
十一、考核與獎勵:承辦本活動有功人員,依嘉義市教育專業人員獎勵準則辦理敘獎。
十二、本計畫陳嘉義市政府教育處核定,經教育部審查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 $t('FEZ012') }}
{{ $t('FEZ003') }} Invalid date
{{ $t('FEZ004') }} 2025-10-03|
{{ $t('FEZ00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