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及資訊教育領域 團務會議紀錄
時間:114 年 5 月 14 日 (星期三) 13 時
地點:北興科技中心
主持人:楊心淵 副召
紀錄: 賴立諴
出席人員:如簽到表
會議議程與內容:
一、會議內容
- AI融入科技領域教學應用:
今日的增能研習,聚焦於性別化創新與網路安全這兩個議題。AI的普及正在改變教學方法並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AI融入教學的理念與框架
將AI融入教學,從TPaCK轉變為AIPaCK。這意味著在考量教學內容(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與科技工具(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同時,也將AI工具與策略納入教學設計中。AI被視為可以與教師共舞的工具,有助於遇強則強、高手過招。
核心應用議題一:性別化創新
- 定義與目標:性別化創新是指在科技教育中考量性別差異,並依據這些差異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透過AI的輔助,教師能夠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並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需求進行調整。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習效果,還能促進性別平等,讓所有學生都能在科技領域發揮潛力。
- AI的應用方式:AI可以幫助識別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從而提供量身定製的學習資源。例如,AI系統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並根據性別特徵提供適合的學習材料,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成效。
- 相關教學活動:在性別化創新的教學應用中,來源提到了使用「四角辯論」作為引起動機的方式,辯論題目例如「使用者對於AI演算法的信任度,遠比消除性別偏見更重要!」。此外,也使用「利害關係人分析」和「觀點圖表」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討論觀點。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表達意見、觸發思考、投入學習,並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和迷思概念。AI也被用於生成四角辯論的題目。
核心應用議題二:網路安全
- 重要性與內容:隨著AI技術普及,網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教學工作者應將網路安全納入課程,教導學生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並識別網路詐騙和其他安全威脅。這是國中七年級資訊科技課的重要單元。
- AI的應用方式:
- 共備教材與活動:AI可以用來共備課本內容和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透過AI(如ChatGPT或Gemini)設計符合年級程度(例如國中七年級或八年級)的網路安全單元內容,包括相關的概念(宏觀、中觀、微觀概念)。AI也可以根據教學活動內容生成簡報大綱。
- 生成教學素材:AI可以生成用於引起動機或討論的素材。例如,使用AI設計關於「隱私設定」的梗圖,搭配幽默文字,呈現未正確設定隱私的風險。
- 設計互動式學習:AI可以開發互動式的網路安全模擬,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習如何應對安全挑戰。來源也提到使用AI設計「概念謎語」,例如關於隱私設定、智慧財產權、數位足跡、網路詐騙等概念,提供多個提示引導學生猜測。可以使用如Curipod等互動平台進行學生登入與活動。
- 輔助教師引導:AI也可以生成教師的引導語建議,幫助教師在課堂中啟發學生思考,例如引導學生討論梗圖背後的意涵以及如何正確設定隱私以保護網路世界的家。
教學策略與工具
強調教學策略優先,工具其次的理念。在這些教學應用中,使用了多種AI及其他工具,包括:
- AI共備工具:NotebookLM、Poe、ChatGPT、Gemini (Google.AI, AIStudio)。
- 簡報與圖表工具:Canva (用於學習單和修圖)、Gamma AI (用於生成簡報和謎語)。
- 互動平台:Curipod (用於學生活動和概念謎語)。
- 其他資源:性別化創新網站、社交機器人的性別設計與社會平等相關資料。
總結來說,AI在科技領域教學中,特別是針對性別化創新和網路安全議題,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設計互動式活動、生成教學素材,並輔助教師備課,從而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安全的學習環境。
- 輔導員服務績效考核:
- 參與團務行政及相關會議:例如出席會議、協助撰寫計畫、配合繳交資料等,並根據出席率和掌握時效繳交率給予不同分數。
- 個人專業表現:包含研發教材示例、獲得獎項(全國或縣市層級)、參與專案等,依獨立或多人合作、獲獎層級給予不同分數。
- 專業服務:參與或擔任研習主講者、助教、諮詢服務者、帶領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等,依服務類型和角色給予不同分數。
- 增能與認證:獲得人才培育證書、參加研討會、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獲得各類專業認證,依證書類型、參與場次或群數給予分數,部分項目有研習時數要求。
- 其他表現:如掌握時效繳交率、彙整更新雲端網頁資料、輔導團特色等。
二、 臨時動議: 無
三、 散會時間: 14 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