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
::: index

最新消息

「生活課程領域召集人教師研習」活動紀錄

{{ $t('FEZ002') }} 生活輔導分團|

     

在素養導向課程廣受重視的今日,嘉義縣生活課程輔導團教師邱孟月以「閱讀、體驗、分享」三位一體的學習公式,打造出一套貼近孩子生活的課程模式。她強調,素養不僅來自知識的累積,更源自實際參與與反思,學生必須在真實脈絡中理解、表達、檢索與應用,才能真正深化能力。這樣的理念也成為她推動生活課程的基礎,引導學生從做中學、從生活中長出學習力。邱老師具備多元教育現場的經驗,從科任教學到行政職務皆有涉獵,並長期投入閱讀理解社群與研究團隊。她在本案例中面對的是混齡班級的一、二年級學生,孩子識字量有限、書寫速度緩慢,卻在科技操作方面展現高度敏感度。為了因應這樣的班級樣貌,她以「草莓種植」為主題,讓學生在實作中觀察、在故事中理解,再透過教師引導逐步完成表達任務,展現素養導向課程的彈性設計。

在實際課程歷程中,學生從甜玉米田的學習經驗延伸到草莓種植體驗,主動參與觀察、紀錄與討論,更透過智慧互動工具進行互動與分享。邱老師指出,數位工具的導入讓「紀錄」不再侷限於紙筆,而是成為提升參與感與學習動機的重要媒介。學生在過程中不僅學會如何照顧作物,也逐步練習如何以自己的語言說出看見、想到與感受到的內容,呈現跨領域整合的學習樣貌。值得注意的是,邱老師在教學省思中特別強調「教師要有素養(6C),才能帶起學生的素養(6C)」。她認為,教師的思考廣度、給予指令的清晰度,甚至對學生答案的回應方式,都會直接影響學習方向。明確的語言、負責任的回饋與持續的自我覺察,是她推動素養導向課程的重要原則。邱老師也呼籲,唯有教師先具備能力,才能真正帶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世界。



{{ $t('FEZ003') }} Invalid date

{{ $t('FEZ014') }} Invalid date|

{{ $t('FEZ004') }} 2025-11-17|

{{ $t('FEZ005') }} 10|